仔鱼
受精卵孵化与其他鲷科鱼类一样,在日落后开始。在饲养条件下,关灯1-2小时后开始。如不关灯,则卵不孵化而死亡。孵化期间亮灯,孵化便停止,等第二天日落再继续,可利用此原理,把孵化时间控制在几天内。
在珊瑚礁上,孵化的仔鱼可随流而动,从卵床上离去,在饲养条件下因为仔鱼有被亲鱼吞吃的危险,所以孵化后需要与亲鱼分养。但是刚孵化的仔鱼体质很弱,稍微给刺激就会被冲击而死。为了防止精心培育的仔鱼死亡,可将孵化日临近的卵连岩石一起移到另外的水族箱里。利用小水泵适当增加水的循环,可促进仔鱼孵化,提高效率,如果这样做,到仔鱼出生前(孵化前),必须保证给卵以充分的水流,但是仔鱼的游泳很弱,入水中容易死亡,孵化后,需尽快停上止水流。
孵化后的仔鱼,全长4.2-4.5亳米,仔鱼有共同的特征:体侧消化管背面头顶部都会有黑色细胞。仔鱼的饲养用静水方式,采用微弱通气,照明在白天与亲鱼同样,夜间则用40瓦萤光灯装置在水面上0.5米的位置,全夜亮灯。停止流水饲养时的水温为25-29度C。水族箱壁面会茂生微小藻类,平常只要用吸管吸出死亡鱼及残渣等,不用去换水,PH也不会降至8.2以下,在约20天之内看不出有极端的水质恶化情形。孵化之后,仔鱼显示明显的趋光性,孵化66日后全长22亳米,卵化180日后全长达到33-42亳米,在水族箱内继续饲养1年,长至成鱼。
饵料
当幼鱼孵出之后,卵黄已经消失或所剩无几,所以卵孵化后,当务之急是幼鱼饵料问题。幼鱼如果食物充足,死亡率可以降到很低,存活率可达80%左右,食物始终是繁殖鱼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刚卵化的幼鱼,绝大多数是浮游性的,由于体型过小,不能进食较大颗粒食物,幼鱼初需要浮游生物(轮虫枝解类和桡类)或喂丰年虾幼虫。每日将刚卵化出来的饵料幼虫,按每1亳升5个的比例投喂。卵化两周后,改在同样200亳升水族箱里。与巨型海葵一起用流水式殖。此以后3周之间投喂丰年幼虫及碎虾肉,再往后就单独投喂碎虾肉。
海水观赏鱼也可以进行人工授精繁殖,人工授精的方法分为干导法和湿导法。
干导法---把挤出的卵子放置在盘中或其他容器中,然后加上雄鱼的精液,用笔搅拌并加入水分。大粒的卵子施用这种方法较好,细粒的卵子用此法则受精不高。
湿导法----用一个的容器,装入少量的海水,然后把卵子挤出,再加上雄鱼精子,这样的受精效率显然比干导法稍低,但施用于小型的海水观赏鱼上却十分方便。以上两种方法,都要选择成熟的卵子,并要在第一时间内把卵子挤出,人工挤卵时,有时要伤到母鱼,如大鱼要剖腹取卵,小鱼要用吸管从肛门吸管从肛门吸出卵了。因此,进行人工授精繁殖是比较困难的工作。
繁殖海水观赏鱼,如果能够像繁殖热带淡水鱼那么简单,将是所有海水观赏鱼爱好者的一大喜讯。到目前为止海水观赏鱼的供应还是依赖人工绝大多数的捕鱼者用毒液和电,不管鱼大小尽量捕捞。这种情形使自然资源得到严重的破坏。如此下去,终有一天我们将感叹无鱼可养了,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研究,采用更多的科学方法成功繁殖海水观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