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分布 南方各地及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区。
寄主 主要为豆科草坪草、牧草和作物。
识别特征 属于缨翅目蓟马科。雌成虫栗黑色,体色1.6毫米。触角8节,前翅暗褐色,基部和近端部色较淡,前肪基鬃2根,下脉鬃15-20根。
病原及发病现状: 10-11月成虫迁入越冬寄主作物上,越冬期多群集在叶背面及茎皮裂缝中,不甚活动。条件适宜能先在越冬寄主上繁殖1代,来年3月先在嫩头上危害,开花后渐转入花中危害,4月以后随着紫云英的普遍开花而扩散。成虫3月下旬至4月开始盛发,清明前后大量产卵繁殖。每个花序常有2-3头,多的达10余头,甚至40-50头。成虫和若虫均怕强光,白天多藏在叶背或嫩叶上,特别是花内,行支活泼,能弹跳和飞翔。成虫在花萼和花梗组织内产卵,经1周左右孵化。若虫孵出后侵入花器中取食危害,1周以后,老龄若虫钻入5-10毫米深的土中,脱皮变为预蛹,然后化蛹,再经1周左右羽化为成虫。留种紫云英成熟后,迁到草坪或其他寄主上继续繁殖危害。温暖干旱季节有利于大发生,高温多雨对其发生不利。
防治办法:
同小麦皮蓟马